“賭一把”?警惕互聯網彩票欺詐騙局!
來源:國家網信辦舉報中心 發布時間:2019年04月23日 16:02
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多次聯合行動,嚴查擅自利用互聯網銷售彩票的行為,嚴打以銷售彩票為名義開展的網絡私彩、網絡賭博等形式的違法違規經營活動。然而,仍有少數不法分子擅自開展網絡售彩,打著“代購代銷”“包賺不賠”“投資返利”等旗號,引誘彩民網上購彩。相關網站雖然聲稱銷售的彩票和實體投注店是一樣的,但其中經常暗藏貓膩,極易滋生欺詐等惡意行為,令投注彩民蒙受經濟損失,受到廣大網民深惡痛疾,也是被集中舉報的有害信息。舉報中心高度重視此類有害信息的網絡舉報,積極向執法部門提交有關線索。然而,打擊非法售彩網站艱巨而復雜,不法分子絞盡腦汁企圖規避執法部門的查處,相關網站不斷出現、形式不斷翻新。要想從根本上杜絕其危害,避免經濟損失,還需從自身做起,從正規渠道購買彩票,對網絡售彩說“不”。
1、網絡售彩的那些套路
網絡售彩的共同特征是彩票投注網站采取非法方式截留彩民投注的彩金。如果彩民中了小獎,網站就拿出彩金兌獎,以留住彩民。如若彩民中了大獎,彩票網站常常是“關門大吉”,卷錢跑路。為了吸引彩民,他們一般先讓彩民賺點小錢,然后人為調節中獎率,讓彩民大把大把的輸錢;待“時機成熟”,又讓彩民“嘗點甜頭”。正是在這樣反反復復的過程中,不法分子得以騙取彩民大量彩金。互聯網銷售彩票的暴利性,引誘不法分子“蜂擁而至”,坐莊發行假彩票,催生了許多私彩網站。許多彩民上當受騙后才發現,自己網上購買的所謂彩票,無論是彩票種類還是開獎時間,和國家正規發行的彩票都沒有任何關系。更有甚者,將私彩網站服務器托管在境外,這也進一步加大了執法部門的監管難度。
關注微信舉報

- 2019-11-29 刷臉場景迅速普及遍地開花 人臉識別應用“邊界”何在
- 2019-11-27 網紅帶貨,監管要跟上
- 2019-11-25 讓“防沉迷”要求落地見效
- 2019-11-22 最高法網絡犯罪司法大數據報告顯示:網絡詐騙呈現這些新特征
- 2019-12-02 16家網站、平臺承諾共同抵制網絡謠言 凈化網絡生態
- 2019-11-21 人民網評:亂象層出,直播平臺需真正扎穩責任籬笆